產業扶貧
首頁 / 社會責任 / 產業扶貧 / 正文
陜西省果業集團安塞公司發揮企業帶動作用,整合荒山荒坡土地資源,綜合科學開發建園,不遺余力大搞矮化蘋果基地建設,建設智慧農業示范園區,在發展果品產業讓荒山變成了綠水青山的同時,利用科學的豆菜輪茬套種技術讓基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“花果山”,滿山的果樹成了農民脫貧致富的“搖錢樹”。安塞區高橋鎮魏塔村第一書記王飛說:“對深守大山的農民來說,發展的優勢是山,潛力在山,出路也在山?!?/span>
土地流轉“轉”出好日子
“以前總以為會一輩子恓惶挨窮,如今一份土地賺了三份錢,有租金,有股金,還有薪金,以后的日子再也不愁了?!蔽核?5歲的貧困戶姚喜軍說出了當地貧困群眾的心聲。
魏塔村四面環山,交通閉塞,一直以來,農民都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,產業發展滯后,增收難度較大。說起以前的苦日子,姚喜軍感慨不已:“我妻子患智力障礙,身體不好,大兒子也有病,家里就我一個掙錢的。以前的日子除了種地還是種地,家里經濟來源少、收入低、支出大,光景過得不好?!?
“在村民利益不受損的前提下,魏塔村將1500畝遠離村莊、長期撂荒的土地以每畝每年140元流轉給安塞公司,承包期為30年,5年支付一次租金,其中64戶貧困戶流轉土地640畝,戶均年流轉租金為1400元?!蔽核妩h支部書記鐘玉峰說。
安塞公司經理曹生旗指著果園說:“以前這里盡是荒山,雜草叢生,公司將九連山打造成為現代智慧農業園區,不但可以保護自然資源,激活沉睡的土地資源,還能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?!?
據了解,安塞公司在建設前期年用工量達3.3萬多個,僅勞務費支出就達300多萬元。魏塔村組建了農民務工隊,公司優先安排魏塔村村民務工,公司每年提供務工崗不少于200個,僅園區務工一項貧困戶的收入就可達2萬元以上。當地群眾通過在基地務工,不僅獲得了勞務報酬,而且學到了先進的蘋果生產管理技術,逐步轉變為產業工人和技術工人,實現了一舉多得。
土地做股份果樹領回家
70歲的劉桂英老人拿出了自家的“一卡通”,樂得雙眼瞇成了一條線說:“扶貧的政策好??!現在安塞公司統一管理,前五年我什么都不用管,第六年直接領樹賣蘋果掙錢?!?
筆者問劉桂英:“那你原來有幾畝地,收入怎么樣?”“家里有10畝地,老伴是殘疾人,什么活都干不了,我一年只能種個3畝多,累死累活也賣不來幾個錢,遇到個天災年旱,還經常把種子化肥錢賠進去?!崩先说囊环捳f出了莊稼人的不容易。
“針對貧困戶多數因無產業致貧的現象,安塞公司舍利幫扶,啟動了‘交鑰匙工程’,貧困戶將土地入股公司,五年后領鑰匙獲收益,土地入股給農民帶來的實惠看得見、摸得著?!卑踩窘浝聿苌煺f。
據了解,陜果集團安塞公司在建園過程中打破農民“單打獨斗”零星栽植的傳統,堅持成塊連片,一座山一條溝地開發治理,前五年實行公司統一規劃、統一品種、統一栽植、統一管理,嚴格向基地化、規?;?、區域化、標準化發展。為了確保園區高標準建設,農民定根定心,第六年園區產業到了收益期,農民與公司按照3:7的產業分紅比例將果樹按區域整塊劃分給入股農民,農民以棵為單位分得產業,自主分戶經營,實現“零投資”“零成本”興產業。在后期的管理中,果業集團還將無償給予技術服務,優先保底收購所產蘋果,確保群眾收益不減。
資金入股穩賺不賠
“現在公司平地種樹,將扶貧資金入股公司,不投本錢還拿分紅,單就資金入股分紅我今年就分到了7000元?!迸踔鵁岷鹾醯姆旨t,貧困戶鄭玉軍笑得合不攏嘴。
為暢通產業扶貧融資渠道,從2016年開始,幫扶單位、村黨支部和陜果集團合力撬動金融機構杠桿幫助貧困農戶脫貧致富,落實有效的貧困農戶小額無利息貸款,切實解決貧困農戶產業發展資金困難的問題,穩定實現貧困農戶增收脫貧。
公司當保人,貸款入公司。在建園過程中,九連山蘋果示范基地共吸納了貧困戶217戶每戶5萬元的產業扶持貸款,作為股金入股安塞公司,每年保底分紅不低于3000元,連續分紅3年,貸款到期后由公司一次性還清本息。在此基礎上,又將貧困戶1萬元的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扶持資金入股安塞公司,每年返還本息不低于4000元,連續返還3年,貧困戶每年可分紅至少7000元,讓農民真正變成了股東。